马空行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407章 去本公子库房里挑【拜谢!再拜!欠更四千字版】,知否:我是徐家子,马空行,海棠文学城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感受着周围徐载靖、顾廷烨等人看过来的视线。</p>
长枫:“学究,呃,学生”</p>
一番课业讲评后,</p>
众人课间休息,</p>
坐了许久的徐载靖、长柏和顾廷烨等从学堂内溜达了出去,在院子中散步舒展筋骨。</p>
学究上课时,一直没机会交谈的小厮女使们也开始说起了话。</p>
青草凑到小桃耳旁道:“小桃,怎么瞧着你家姑娘今日不太高兴?”</p>
看着不怎么说话,依旧在书桌上习字的明兰,小桃低声道:“小蝶姐姐婚事定下了,姑娘听说后有些不高兴。”</p>
青草眼睛一亮:“是倪家哥儿?”</p>
小桃点了点头。</p>
休息过后,继续上课。</p>
中午时候,</p>
崔妈妈笑着来到的学堂门口,身后还跟着端着托盘的女使。</p>
进了学堂,同学究行礼问好后崔妈妈道:“老夫人吩咐小厨房做了冬日滋补的菜品。”</p>
离得近,闻到菜香的庄学究借着捋胡子,遮掩了下咽口水的动作。</p>
徐载靖等人则赶忙躬身谢过。</p>
崔妈妈亲自给众人端菜,</p>
等来到徐载靖这边的时候,崔妈妈蹲下身,一边布菜一边轻声道:“靖哥儿,老夫人让我和您说一声,等会儿有空去寿安堂喝点消食的茶饮。”</p>
徐载靖笑着点了点头。</p>
饭后</p>
盛家后院儿,</p>
没有北风,午后的阳光照的人暖和。</p>
徐载靖搀着老夫人的胳膊,在寿安堂附近缓步走着。</p>
“这么说来,祝家哥儿也是立了功劳的!”</p>
一旁的徐载靖点着头:“表哥他紧要时候他都要亲自上阵搏杀的,遮掩敌军耳目这么久,不论是父亲还是曹家伯父,都对他很是称赞。”</p>
“姑祖母,您问这个干什么?”</p>
老夫人笑了笑道:“我孩童时候,你曾祖父经常与我说些战阵上的事情!什么每次战后要细细琢磨回顾,要弄清此战的所得所失,总结经验引以为戒”</p>
“其实,这般琢磨回顾,放在生活中也是要用到的。”</p>
一旁的徐载靖不住的点头。</p>
“你四姐姐可还好啊?”</p>
“姑祖母,好的很,前些日子还从我这里要去了一匹小马驹,还没生出来的。”</p>
老妇人一愣,听着徐载靖解释外甥和小马预产日期的巧合,也笑了起来:“有这般缘分,是不得不给了。”</p>
“姑祖母,您瞧着父亲和大哥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啊?”</p>
老夫人一边走一边沉吟着,一会儿后道:“要收缴军资,要安排之前的白高兵卒去处,还要平定一些突发的混乱什么的,过年前能回来是有些难的。”</p>
“之前你曾祖父平定别国,也是待了许久,几个月来着?”</p>
说着老夫人回头看向了身后的房妈妈。</p>
房妈妈道:“我记着有四个多月,您当年及笄和生辰,老侯爷一股脑都错过了。”</p>
听到这话,许是想起小时候的趣事,老夫人眼中有些追忆深色的笑了起来。</p>
因为当时父亲徐明骅和母亲孙氏成婚时,老夫人的父母还在世。</p>
徐载靖在家中这些年也听父母说过几句,当年老夫人在曾祖父母心中多么重要。</p>
“那又要错过春节了。”</p>
听着徐载靖的话,老夫人笑道:“等你父亲功成身退,有的是时间陪你过节。”</p>
又溜达了一会儿后,徐载靖陪老夫人回了寿安堂。</p>
看着徐载靖从厅堂中离开,</p>
坐在罗汉床上的老夫人一边抬腿一边朝身旁房妈妈道:“这刘家姑娘的姻缘,我听着很是不错!”</p>
房妈妈捏着手绢走了两步道:“老太太说的是,虽然那位倪家哥儿院试落榜,但有他姐夫祝家子爵和徐家庇护者,将来也不会差的。”</p>
不远处正在整理茶具的崔妈妈也笑着道:“那位倪大娘子怎么就相中小蝶了呢!”</p>
来到老夫人近前的房妈妈帮着老夫人将腿盘到罗汉床上,一边给老夫人整理裙摆一边道:“小蝶在卫小娘身边可是又会读书写字又会针织刺绣。”</p>
“放在哪里都是好姑娘!”</p>
随后,房妈妈又将老夫人日常占卜用的兆龟和铜钱放在罗汉床上的小桌上。</p>
老夫人自己整理着纸张和毛笔道:“刘家姑娘娘家没了父母,也没有兄弟姐妹。自己识字知礼,她进了倪家门便不会仗着娘家拿乔做大。”</p>
崔妈妈点头:“老太太说的是!这样倪家有了什么事,倪大娘子也能说上话。”</p>
“听刘妈妈说,这倪家哥儿在李家书塾也是个用功读书了,虽然这次落榜,但以后要有了功名,说不定还能得个诰命呢。”</p>
崔妈妈帮老夫人整理完,站在一旁道。</p>
“叮当叮当。”</p>
老夫人摇着兆龟,看着洒在桌上的铜钱,笑着道:“等小蝶她开始与祝家走过场的时候,你与大娘子身边的刘妈妈陪着卫家的出面。”</p>
“哎!”</p>
崔妈妈笑着应道。</p>
之前她在今安斋照顾盛长槙,待过许久,对勤快心好小蝶是有好感的。</p>
“从我库房里挑一匹好料子,再加上二百贯放到卫氏那里,就算是咱们的一些心意了。”</p>
房妈妈也笑着应了声。</p>
在扬州,华兰拟定袁家的时候,不论田产铺子首饰金子,老夫人单是准备给华兰现银有八百两。</p>
之后来到汴京,嫁入徐家的时候,老夫人又给添置增加了不少,虽然华兰没怎么用上。</p>
后来,</p>
因为金不换的事儿华兰来娘家‘拉赞助’,</p>
王若弗出了两千贯,老夫人出了至少六千贯。</p>
事后结算利钱,老夫人的钱袋子因此涨了不少。</p>
所以,虽然小蝶只是盛家的女使每月有例钱拿着,但老夫人依然让房妈妈备下了两百贯的银钱。</p>
老夫人库房里的好料子,价值如何就不好说了。</p>
当然,这钱有的人看着会觉得少,有的人看着会觉得多。</p>
夕阳西斜,</p>
盛家下学,</p>
准备过冬的汴京城中,</p>
街道上依旧无比繁忙,</p>
车载驴驮的都是各类冬菜粮食。</p>
徐载靖回到曲园街,</p>
天色还不算太黑,</p>
带着青草回到了自己院子,</p>
徐载靖自己解下了披风放到花想手中,又将围脖给到云想,看着正放书箱的青草道:“青草,之前在盛家,你上马车的时候说小蝶婚事定下了?”</p>
青草:“嗯嗯,是的公子!是倪大娘子的弟弟,说是等祝子爵回来,便要正式开始定日子了。”</p>
听到徐载靖和青草的对话,云想和花想都惊讶的看了过来。</p>
徐载靖笑着摇头道:“哈,居然是他。”</p>
“公子,我想”</p>
青草迟疑的说着。</p>
徐载靖摆手道:“之前在扬州,小蝶姑娘对你算是有恩,我库房里的东西,你自己多挑着几件给盛家送过去,算是我的一份心意。”</p>
“是!公子!”</p>
花想和云想站在一旁,赶忙扯了扯青草的衣袖。</p>
“公子!云想和花想,她们之前几个月也在盛家今安斋学过针线刺绣”青草嗫喏道。</p>
“都去!”</p>
“谢公子!”</p>
三个小女使都笑着福了一礼。</p>
。</p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